课下时间这么整理错题本恰到好处
很多同学等到考试前几天才想到要将之前做错的题目拿出来看几眼,以为这就够了。其实对于错题本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将错题回炉淬炼的过程,它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、温习旧知识,其主要在于从错题中找出知识点漏洞和应试中个人存在的习惯、思维等弱点,加以修正完善,这才是记录错题的意义所在。

错题本学习法包含三个环节,每个环节都针对我们的某种学习能力,善用此学习方法,不仅能够快速稳定地提高学习成绩,我们的自身素质、综合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高。

环节1
记错是提高总结归纳能力的过程

记错就是把错题摘录出来,分门别类集中存放。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持之以恒地"摘录”:查找错题产生的根源,要将其落脚在:概念不清、注意力不集中、不会使用公式、无解题思路,千万别给自己找“马虎粗心”之类的借口,从理论上来说,题目之所以会错,必然对应着我们某一项知识能力的缺失。

【解决方法】在标记错题时,标记相关知识点。比如解一道微积分题目,我们可以在旁边标注出微积分的基本概念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复习错题时,我们会自主的去重新阅题,彻头彻尾的再做一遍。而这个过程就是联系老师在课堂上所强调知识点的过程,不仅回顾了课堂上老师讲知识点,还更进一步的把知识点与题目的联系建立起来,获得解题思路的便捷方法。

环节2
改错是锤炼我们稳定发挥能力的过程

改错机会

记错完成后,就进入到改错的阶段。实践证明,当日改错的效果相对要差上很多,最主要的原因是老师讲述的正确答案我们一般还会有印象,对比印象中的正确答案来做错题,往往很难界定到底是真会还是假会。建议在记错完成的周末进行改错。这样做的好处是,我们对错题答案虽然还会有印象,但不会很清晰了,重新做错题,更易唤回老师当初的讲解,加深印象。另一方面,也不容易导致大家的厌倦情绪。

如何解决“会”的问题

会的落脚点应该落实在出错根源上,牵涉到相关知识点不够清晰的,需要首先温习课堂笔记或教材,搞清楚相关内容,尔后再进行改错。牵涉到某门专业课名词解释不够明确的,一定要注意自己平时的看书习惯,对于重点非重点的知识心里要有数,不能千篇一律。会的关键在于题目的要点能否与老师课堂讲的知识点、方法等建立起联系。

(1)要善于比照其他同学的课堂笔记,解决听课中的听课缺失、记忆缺失和记录缺失,把缺失部分补充到自己的笔记中。

(2)要善于针对错题向老师和同学请教,尤其注意“这题在课堂上讲过”、“这类题目以前做过”的错题,深究出错原因。

(3)改错前,要翻阅本阶段的笔记,重温课堂和作业测验讲评时老师强调的重点,这是绝对重要的学习习惯。

二次以上错题处理

如果改过的错题仍然出错的话,就需要将错题升级,考试前这些题属于必看必做题目。通常这种情况的题目已经基本可以忽略注意力不集中、阅题方面的问题,我们必须把注意力放到相关的基础知识、公式使用上,真正找到知识漏洞。

环节3
扩展是训练我们触类旁通能力的过程

对于那些知识漏洞导致的错题,可以在平时的习题练习中采集类似内容的习题,来扩展我们的练习范围,需要强调的一点是:类似内容的习题如果错误率较高,一定要停止扩展,转而研究原始错题的根源和知识点,把重点进一步向解题思路、数学思维方面倾斜,只有建立了这种知识点与题目的正确联系,才能够真正提高我们的触类旁通能力。


分享到